xxxx年xx月xx日
首页 > 校院刊物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

时间:2021-10-13 09:17:42    点击量:

 高 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总结提炼了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浓缩百年奋斗,揭示历史真谛,在9500 多万名党员、14 亿多中国人心中激荡起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一切精神皆有来源,追根溯源,伟大建党精神源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源自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伟大建党活动。

一、伟大建党精神源自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进入近代以后,中国开始落伍了。1840 年鸦片战争是中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封闭的、完整的、独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意义上的封建帝国;鸦片战争战败之后,中国被迫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领土不再完整、主权不再独立、甚至连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捍卫不了,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中国人民一直被笼罩在列强侵略的硝烟中,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惨祸。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每读中国近代史,都“痛彻心扉,夜不能寐”。如何不再任人宰割任人欺凌?如何摆脱封建专制的黑暗统治?如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的各种反抗、各种斗争、各种探索、各种救国方案几乎从没中断过。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变法图强的维新运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都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状态,无数仁人志士抱终天之恨。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指导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阶级展现担当,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力量。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何精神都离不开时代主题的孕育、使命的激励,正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下,伟大建党精神开始孕育、形成,并在不断斗争中5“七一”讲话丰富、发展。

二、伟大建党精神源自于马克思列宁主义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全世界到处找、到处学以求民族自救、国家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基督教神学主义、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等都以失败而告终。毛泽东同志指出:“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把资本主义文明的缺陷暴露无遗,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旧的路走不通,就会寻找新的出路,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在1899 年英国传教士在《万国公报》中第一次提到马克思的学说,但并没有在中国产生太大的影响,辛亥革命以前中国思想界已经开始谈论社会主义,有人认为它是不切实际只能存在幻想当中的空谈,有人则认为只能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才有现实意义,对中国毫无指导意义。十月革命以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也没有得到正确的阐释。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的苏维埃,第一次把书本上的社会主义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解决了俄国的问题,并且当时俄国的情况跟中国大体相同:两国领土面积都比较大、封建压迫严重、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经济文化落后、都面临被西方列强所瓜分的危机,因而对中国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正当中国人民正在黑暗中苦闷摸索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恰恰为中国革命指明了一条新的出路,为中国问题提供了新的合理解答,有力推动了先进中国人去了解学习指导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国出现了一大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知识分子,迅速兴起了学习、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热潮。李大钊率先举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感悟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邓中夏积极在工人中传播宣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等等。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筛选比较反复思考,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一方面积极研究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论战。随着马列主义在工人和学生中进一步传播并且与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起来,推动了伟大建党精神的萌发。

三、伟大建党精神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三皇五帝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没有中断地传承到今天,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古往今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历代先贤以克明俊德、治国安邦、民胞物与、协和万物为崇高情怀。“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话故事,反映了在与严酷生存环境斗争的精神,反映了先贤的为民情怀,蕴含了不畏牺牲、勇于斗争的品质;“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民本学说,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民、重民思想,也支撑起伟大建党精神的宗旨意识、人民立场;“小康”“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憧憬的理想社会,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始构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彰显了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56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先进分子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起中华民族崭新的道德规范和文化自信,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内在的政治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提供精神滋养,推动了伟大建党精神的萌发。

四、伟大建党精神源自于伟大建党活动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随着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并同工人运动初步结合后,中国革命迫切需要建立全新的工人阶级政党。在苏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在中国建党的实践活动。1920 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0 月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之后董必武、陈潭秋在武汉,毛泽东、何叔衡在长沙,王尽美、邓恩铭在济南,谭平山、谭植棠在广州相继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在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留学生中先进分子也成立共产主义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有计划有组织地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到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宣告了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并用革命手段来实现的全新的无产阶级政党正式成立,伟大建党精神初步形成。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积极投身到革命活动中,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点来分析中国问题,领导各地党组织开展劳工运动和党团建设,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1922 年7月党的二大召开,分析了中国经济政治状况,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第一部党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顺利完成。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在实践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在精神上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

(作者单位系邯郸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吕伟波

上一篇:关于打造邯郸“红色研学”干部培训 新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下一篇:提升邯郸市老旧社区智力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