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委党校课题组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160多年来,它不但指导和激励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指引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而且时至今日依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活力。
一、《共产党宣言》的主要思想内涵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一部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理论精华于一体的伟大著作,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最主要的思想内涵有以下几点:
1、“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
《共产党宣言》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大原理作为理论基础,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从宏观上讲,早期的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并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进入到大机器工业时代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了大量的工业制成品,并迅速占领本国市场。当本国市场逐渐饱和,进而扩大市场向他国延伸,当欧洲各国纷纷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在全欧洲全面发展以后,整个欧洲市场也逐渐饱和,欧洲各国便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开始进军全球,抢占新的市场和原料产地。由此,统一的世界市场渐趋形成,这就是资本主义推动全球化的途径和方式。
从微观上讲,资本家通过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来实现自身发展。工人阶级虽然从事着繁重的劳动,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生活和命运却非常悲惨,微薄的收入难以养家糊口。在这种残酷压榨下,必然产生不平等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催生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对立。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说,阶级间的对立与斗争贯穿始终。在奴隶社会有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斗争,在封建社会有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斗争,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则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因此,《共产党宣言》一开始就指出:“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所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当世界市场全部饱和以后,资本主义的矛盾就逐渐失去了缓冲的余地,社会矛盾将不可避免的爆发出来,也就有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终将造成所有的剥削阶级被推翻,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被剥削的阶级终将获得解放。因此,《共产党宣言》所主张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同样不可避免”必将成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
2、共产主义及无产阶级政党基本特征的阐述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这就清楚地阐明了共产党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他们的使命就是要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推翻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式。因此,《共产党宣言》鲜明地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也就意味着资产阶级统治的终结,人类社会将以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过渡,直到人类进入无阶级社会,实现共产主义。
那么,什么是共产主义呢?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形式来讲,这是一个相对确定的概念,即物质世界极大丰富,精神世界高度发达,每个人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但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它也是一个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不确定概念。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认知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每个历史时期,我们都会对未来的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类文明的终极愿景,我们对它的认知也在与时俱进。
3、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学说,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这也就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世界眼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是探讨如何建构一个最适合人自身发展的人类社会形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也在极力鼓吹“自由”与“发展”。但是这种“自由”与“发展”本质上并不是人的自由与发展,而是资本的自由与发展。资本家的目的在于努力让资本在全世界畅通无阻,榨取全世界的财富,实现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由此带来的必将是人的异化,人在这种社会氛围当中逐渐变为了金钱和资本的奴隶,丧失人的本性,变得唯利是图,最终走向自我毁灭。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只有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打破束缚在无产阶级身上的枷锁,让自由与发展真正回归人本身,实现人的真正解放,让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
二、切实把握《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我们身处21世纪,同《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代相比,世界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个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感是客观存在无法抹灭的。但《共产党宣言》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在于它所阐释的思想内涵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它深刻分析了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从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从封闭发展走向全球化竞争的历史变革,既解释了前代文明的发展脉络,又为人类社会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共产党宣言》助力我们认识当代世界发展趋势
有人质疑马克思主义过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两个不可避免”并没有出现,当今世界依然由资本主义主导,资本主义不但没有灭亡,而且发展的依然很好。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生产力发展来讲,第三次科技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个社会形态发生变革,一定是由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在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依然在向前发展,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对生产力的阻碍还不够强烈,所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只是速度减缓,还没有出现衰落的拐点。
其次,从生产关系来讲,资本主义国家也在进行一些生产关系上的局部调整。通过提高福利待遇、完善社保体系、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等形式缓解阶级矛盾和社会革命的风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本质上来说,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的方式和举措无一例外都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学习借鉴的。这从另一个方面更能说明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问题,只能依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答案。
最后,从剥削方式上来讲,当前资产阶级榨取财富的方式更加隐蔽。他们依靠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以“剪刀差”的形式通过倾销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从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攫取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等低附加值产品和社会财富,政府再以高税收的方式将这些财富转化为政府的财政收入,以此来兑现其对本国人民所承诺的“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待遇。其实就等于把本国应承受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巧妙地转嫁到了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身上。这样的手段看似很高明,但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并参与国际竞争,很多西方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下降,它们通过“剪刀差”所获取的财富也在不断减少。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有些国家的阶级矛盾又重新出现,人民对资本主义的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有些国家还出现了严重的主权债务危机。在2008年出现经济危机以后,西方重新兴起了马克思主义热,《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著作甚至一时间卖到脱销。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要么是自我改革,直到改成社会主义,要么是故步自封,最终被巨大的社会变革力量所推翻。因此,《共产党宣言》关于“两个不可避免”的论断依然没有改变,依然是高悬在资本主义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审视着一切。
2、《共产党宣言》助力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就要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历史维度入手。鸦片战争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不懈求索。有旧式的农民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我改良、资产阶级的变法与革命等。他们试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来拯救中国,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拯救中华民族的重担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科学的革命与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所走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和现实都已充分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那么,同样是依靠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并有着69年历史的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呢?是马克思主义跟不上时代落伍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苏联解体的教训非常深刻,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非常僵化,从来没有进行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只是进行了一些不触动传统僵化体制模式的小修小补,生产关系中出现的严重问题极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矛盾突出并长期得不到解决,积重难返,最后面对社会矛盾和问题急于求成,病急乱投医,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地位,使错误的改革路线改变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将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引入歧途。
其次,苏联共产党不重视党的自身建设,腐败问题非常突出,很多领导干部退化成了特权阶层,严重脱离群众,造成党内离心离德,群众基础丧失殆尽,执政能力严重下降。
最后,在应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与和平演变方面重视不够,方法不当,造成整个社会意识形态混乱,人民逐渐丧失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共产主义信仰,为最后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因此,苏联的解体并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跟不上时代潮流,而是由于苏联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由此可见,只有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发展好社会主义。同时也可看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历史过程,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3、《共产党宣言》助力我们进一步坚定信仰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一个人对某种主义、理论、学说崇拜和信任,并把其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是一个人的价值信任所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信仰,一是它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科学地阐释了整个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最一般的规律,是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它包含着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终极愿景,值得我们不断追寻;三是它是具体目标和远大理想的有机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的实现,不断激励和指引着我们始终朝着共产主义的终极理想前赴后继、奋勇前进。
三、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理论活力
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新时代新实践充分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时刻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1、继续做好理论创新与发展
中国之所以没有走苏联解体的老路,是因为我们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能够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法宝就在于它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理论体系。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在不断地自我完善和校正。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始终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所以,继续做好理论创新与发展,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养料,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同时,我们还要时刻警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时刻警惕西方消极思想对我们的渗透和侵蚀,时刻警惕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破坏和攻击,时刻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不能丢。毛泽东曾经说过:“意识形态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我们的敌人一定会去占领。”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前苏联的教训,不能重蹈覆辙。一方面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时纠正错误的思想言论,勇于斗争,敢于亮剑;另一方面,在全党将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贯穿所有工作的始终,教育和要求全体党员学原著、悟原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
2、坚持理论指导实践
思想理论是否高明,最终还将体现在实践行动中,在于能否把国家和社会治理好、发展好。好的理论政策要想发挥出好的作用,关键在具体执行的人。所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素质水平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切实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党的建设,服务各项工作。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自身的先进性,真正做到永不褪色,永葆活力。
同时,也要继续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全社会制度化建设和法治化进程,用制度手段和法律手段科学地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更加公平和均等的发展机会,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良性发展。
(本文系2019年度邯郸市党校系统科研课题)
课题负责人:杨 哲
课题组成员:陈振勇 王 勇 吕 薇